成立数量超千款 9月非标信托“量升价跌”

imtoken官方app下载作者:2025-10-14

受季节性因素等影响,9月非标信托市场量价明显分化。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发布的《9月资产管理信托市场统计分析报告》显示,9月非标信托产品成立市场显著回暖,数量及规模均呈回升态势;与此同时,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环比下跌。报告认为,9月起正式实施的信托预登记新规要求非标产品嵌入收益相对较低的标品,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体平均预期收益率。

据报告不完全统计,9月非标信托已披露成立数量1138款,环比增长7.64%;已披露成立规模546亿元,环比增长22.65%。报告称,规模大幅增长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产品在季末集中成立。

从投向领域看,基础产业和非标金融仍是绝对主力,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九成。其中,基础产业规模最大,达300亿元,环比增加18.55%。

报告分析,首先,季度末考核压力下,信托公司为冲刺业绩目标加速项目落地,部分项目集中在季末成立;其次,地方化债深入推进,政信类业务风险预期改善,吸引资金回流,信托公司承接部分合规化债项目;最后,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基建项目收益相对稳定,叠加政策鼓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推动基础产业信托规模增长。

此外,非标金融类产品9月成立规模达206.56亿元,环比增长48.95%。报告认为,这主要受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影响。9月是三季度的季末,也是重要的监管考核时点,银行为调整信贷规模、盘活存量资产,加大通过信托渠道转让信贷资产收益权的力度,非标信托成为承接此类业务的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规模升温的同时,9月非标信托预期收益却不景气。报告数据显示,当月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3%,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平均期限为1.93年,环比延长0.03年。

对于预期收益率下滑,报告归纳三点原因:

第一,信托预登记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信托不得开展实质为单一融资方提供融资的业务,必须进行组合投资。信托公司纷纷推出“非标+标品”或“非标+非标”组合类产品,收益相对较低的标品资产嵌入,拉低整体平均预期收益率。

第二,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三季度例会明确延续适度宽松导向,通过降准、超额续作MLF等操作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成本向历史低位靠拢。非标信托作为信贷补充工具,收益率随整体利率环境同步调整;叠加“资产荒”背景下优质高收益资产供给收缩,进一步压制收益空间。

第三,基础产业类信托仍占非标主导,但收益率持续下降,且城投平台融资转向标准化债券,高收益政信项目减少;同时,非标金融类数量占比提升,消费金融类等收益相对较低的产品成为主流,也拉低了整体平均收益率。